首页

血柠檬视频在线

时间:2025-05-24 16:43:37 作者:“中印尼建交75周年主题借记卡”在雅加达发布 浏览量:48354

  中新网杭州8月10日电 题:“小众项目”攀岩成巴黎奥运新热点 国内发展趋势向好

  作者 郭天奇

  在刚刚过去的巴黎奥运会运动攀岩男、女子速度赛中,中国男子选手伍鹏、女子选手邓丽娟均获得银牌,并在比赛中分别爬出4.77秒和6.18秒的个人最好成绩,这也是中国攀岩队在国际舞台上取得的历史性突破。也正因为选手们的出色表现及项目本身特色,无论是在比赛现场还是社交媒体中,这项极具竞技性的小众运动掀起了一阵热潮。

图为中国选手伍鹏(左)在巴黎奥运会运动攀岩男子速度赛决赛中。 记者 赵文宇 摄

  攀岩是一项在天然岩壁或人工岩壁上进行的向上攀爬的运动项目,集健身、娱乐、竞技于一身,国际上主要的攀岩比赛项目分为速度赛、难度赛和攀石赛。“攀岩运动如今非常受欢迎,它不仅仅是群众体育项目,还是竞技体育项目,并且已经在东京、巴黎两届奥运会中作为正式项目出现。”练习攀岩16年的前攀岩运动员、杭州市西湖区攀岩队主教练胡春花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说。

  相较于部分欧美国家,国内攀岩运动开展的时间较晚,且因场地限制,攀岩与其他体育运动相比一直属于小众项目。“10多年前我刚开始玩攀岩的时候,大部分城市是没有攀岩馆的,很多人甚至没有听说过攀岩这项运动。”胡春花说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民众体育需求的提升,攀岩项目逐渐走入大众视野,运动攀岩入奥则为这一项目的发展安上了“加速器”。

  如今,国内攀岩运动在专业性与普及性方面均有了极大提升,并依旧处在快速发展阶段。从专业性角度来看,中国攀岩虽起步较晚,整体竞技水平与欧美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,但在近年来,得益于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大量的交流学习,国内攀岩人才不断涌现,并逐渐在世界攀岩赛场实现突破。中国攀岩队在此次巴黎奥运会中取得优异成绩,更证明中国攀岩在世界攀岩舞台上已拥有一席之地。

  在业内人士看来,未来中国攀岩若想在国际赛场更进一步,除了需要更优质、更专业的攀岩场馆外,还需要培养与吸纳更多的攀岩专业人士。“要走竞技体育道路,对于专业教练、定线员、裁判员的要求比较高,组建专业的团队才能进一步提高攀岩的水平。例如定线员,他们相当于攀岩比赛中的出题老师,运动员只有在定线员制定的不同线路中练习,才能不断提升专业技能。”胡春花说。

图为学习攀岩的青少年。受访者供图

  对于竞技运动项目而言,若想拥有更多处于“金字塔尖”的运动员,除了具备专业的人才团队以及科学的训练手段外,还需要不断扩大与夯实这项运动的“金字塔基”——群众基础以及青少年运动员。

  在巴黎奥运会中,攀岩项目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,这也为该项目的普及带来新的发展契机。目前,攀岩运动在国内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已初见成效,一场青少年攀岩赛事的参赛人数最多已能达到六七百人。此外在杭州,攀岩课也已经在一些中小学中逐步开展。

  “未来我们还可以多开设一些攀岩的体验活动以及赛事,引导更多青少年了解和体验这项运动,同时也要推动攀岩运动走进校园,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消除一些误解。另外也可以通过媒体和社交平台普及攀岩知识,改变大众对攀岩的认知。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其中,中国攀岩的发展有无限可能。”胡春花说。(完)

【编辑:曹子健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A股三大股指悉数飘红:深证成指涨逾1%,通信板块领涨两市

“30分钟准备!”“5分钟准备!”“30秒准备!”发射区的广播持续传来零号指挥员的口令。临近发射,越来越多观众抵达现场,观摩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的重要瞬间,人们的视线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在远处蓄势待发的火箭上。

大运河畔琴书扬:传唱200余年的苏北琴书迎来新发展

特鲁多与阿塔尔就保护生物多样性、应对气候变化、绿色经济转型、能源安全和关键矿产开发、加强法语文化建设、经贸及科研创新合作等议题进行了讨论。

广州海事国庆假期保障近377万吨重点物资安全运输

近日,陕西西安。西安外事鼓乐团走上街头,演绎《上元乐》《破阵乐》等经典鼓乐曲。西安鼓乐兴起于隋唐时期,被誉为“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”。西安外事鼓乐团演出的鼓乐曲结构严密、完整,吸纳了琵琶、古琴、二胡等中国古典乐器,展现了古都长安音乐的独特魅力,吸引过往民众驻足欣赏。(记者 党田野)

两岸逾200名飞盘运动员江苏昆山同场竞技

亚洲地理面积约占全球30%,居住着世界上60%多的人口,是过去20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。但很多亚洲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快速城市化、工业化和机动化的进程之中,同时面临着空气污染控制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巨大挑战。亚洲清洁空气中心编制的一份报告称,中国是亚洲最大经济体,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仅可以惠及本国,对于亚洲乃至全球都意义重大。

中国足球裁判员马宁:亚洲杯后还有更高目标

总书记这一生动的比喻,折射出为当代计、为万世谋的深远考量。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,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,需要常抓不懈、日积月累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